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第七路線的《芸芸眾生與臺灣自然生態》11-14-2012

 

     第七路線的《芸芸眾生與臺灣自然生態》

    HI 大家好 !這是難得的相聚,平日義工夥伴在各個不同區域服務,相見不易!今天能有如此難得的機會為大家解說,很是感恩!

    來到地球環境廳二樓,今天我們先介紹《芸芸眾生》再介紹《臺灣自然生態》,最後希望能挪出一些時間,為大家說明目前正在科博館每周三、六、日播放的精彩生態影展,有關詳細場次與播放時間的摺頁,等一下發給各位,希望能給大家的暑假帶來一個驚喜!


1. 科博館地球環境廳二樓芸芸眾生展場,最前方水力驅動的地球儀上,標示了展場展出的七個生態系。

    我們都知道環境、棲所都很重要,因為生物生活在其中。我們環視一下展場,有草原、紅樹林、島嶼等,植物相與動物相,也會因為氣候與雨量等各種因素的不同,而造就不同的生態系。有沒注意到少了誰?沒錯,正是我們!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生生不息的生態系,探討它的兩個特色:「能量傳遞」與「物質循環」,物質循環例如二氧化碳的循環、水的循環…等。而能量的傳遞等下再舉例說明。

    芸芸眾生有七個代表性的生態系,臺灣自然生態有四個。我們就循著能量的傳遞與物質的循環兩個特色,進入這些生物與無生物間環環相扣的生態系!


2. 加拿大凍原生態系的部份實景。

    首先來到(1)加拿大凍原,各位是否穿上了羽絨衣及登山厚毛襪,此地雖已是夏天(因遠山仍有融雪可知是夏天),溫度仍很低,最冷時可達攝氏零下30度左右。麝牛穿的是雙層的羽絨衣,牠有兩層的毛,內層的絨毛與外層的厚毛。仔細看一下牠也穿了厚毛襪,可見牠終年住於這裡。天氣這麼寒冷,地底下的永凍土常年不化,在夏天永凍土表層解凍時,表土層才有苔蘚和蕨類生長,這些是旅鼠、麝牛的食物。

    旅鼠吃苔蘚和蕨類,雪鴞則吃旅鼠,這就是「能量傳遞」的實例,


3. 雪鴞(次級消費者)正在捕捉旅鼠(初級消費者),就是一種能量的傳遞的實例。


是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當旅鼠數量稀少時,就會有不少的雪鴞餓死;反之旅鼠數量增加時,雪鴞的數量也就跟著增加。



4. 中國東北溫帶林部分實景─Photo by Michael
 
    接著,來到(2)中國東北溫帶林,滿地的落葉告訴我們,此場景正是秋天。到了秋天,落葉是樹木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可以減少樹木水分的蒸發。這裡我們看到的是針闊葉混合林,氣候四季分明。麃鹿吃植物,東北虎吃麃鹿後在水邊喝水,而動植物死後腐爛,被土壤中的細菌分解,並將養分送回土壤中,這也是「能量傳遞」的實例。


5. 東非稀樹草原部份景觀。

    這一站來到(3)東非稀樹草原,刺槐樹是稀樹草原生態系的核心,是許多動物的食物與庇護所。眼前所見的刺槐樹是倒三角型,

原因是長頸鹿等許多動物各依著身高的高矮,分別吃刺槐樹不同高度的枝葉。刺槐也為了避免植食性動物對它的過度啃食,所以演化出針狀的刺。而在樹上築巢的織布鳥,也因為刺槐樹的刺而受到保護。


6. 刺槐樹上黃色的花及針狀的刺。

    織布鳥有一百多種,有的做單獨的巢,在非洲南部喀拉哈里沙漠的織布鳥,卻建築集合住宅,巢的重量可達一噸左右,而周長達到三公尺 ,裡面可供三百隻織布鳥居住,牠們是群居織布鳥(social weavers)。一般的巢,長有2.5公尺,高有3.5公尺,是很大的巢!群居有許多好處:更能有效率避開掠食者、彼此照顧幼雛和擠在一起取暖。而其中最大的好處是調節溫度。

    白天,巢內約攝氏34.1度,巢外約攝氏37.4度,低了攝氏三度。但對於溫度敏感的動物而言,這溫差已是相當大了。晚上溫度降低時,巢外溫度約是攝氏10度,若群鳥聚集一起,那麼巢內的溫度就可以維持在溫暖攝氏25度。

    展場所見是獨門獨戶的鳥巢,而在南非,偏遠的沙漠地方,因為環境惡劣樹木稀少,織布鳥就因利就便,利用電線桿來蓋集合式住宅,一大戶約可住三百隻鳥。

 

    蓋在電線桿上的集合織布鳥巢,雨季時可能造成短路旱季時可能引起火災這使得當地的電力公司,必須成立一個專職的部門,負責摘除電線桿上的鳥巢。這部門的員工,相信應該是忙翻了,因為織布鳥築巢速率很高,員工們永遠也摘除不完!更麻煩的是,織布鳥每次回來,巢就會築得更大更大且更堅固!

 

7. 非洲南部喀拉哈里沙漠電線竿上的織布鳥巢。

    下一個生態系,(4)美國的索若蘭沙漠,巨柱仙人掌是這裡的代表植物,是世界最高的仙人掌,沙漠區年雨量在250毫米以下,一旦下雨,仙人掌盡全力的吸水,貯存於莖部。而吃仙人掌的猯豬,光靠仙人掌就可獲得足夠的水分,不必另外再找水喝。


8. 美國的索若蘭沙漠上的巨柱仙人掌。

    在這仙人掌旁邊,滯飛的是,吸食花蜜的紫喉蜂鳥,蜂鳥是世上最小的鳥。也是唯一會倒著飛的鳥,蜂鳥一窩的蛋最多2個,一個蛋的大小只像咖啡豆般。築巢時,會取蜘蛛絲來,環繞著整個巢外圍纏繞,以便使巢堅固!


9. 紫喉蜂鳥。

    說到鳥是在空中飛的,現在我們來看看,在(5)婆羅洲紅樹林沼澤中的射擊高手:高射砲魚。因為在此地的動物,競爭食物非常激烈。所以這種魚演化成大本事,可以從口中向著樹上的獵物,精準的射出最遠可達1500公分的強力水柱,射下昆蟲等獵物來吃。牠能在0.1秒內,正確判斷獵物落下到水面的位置。然而,平常牠們較喜歡騰空躍出水面直接咬食獵物,原因是用水射下的獵物,難免成為其他同伴的免費午餐!


10. 高射炮魚。

    至於為什麼稱此為紅樹林?它是一個集合名詞,組成的主體植物群屬於紅樹科,其莖幹部份都呈紅色,富含單寧酸,可提煉紅色染料。

所以稱它們為紅樹林。這生態系在海河交界處,土壤含鹽量高,而含氧量又低,所以演化出呼吸根,來適應環境並且也對樹木具有支撐作用。

    長鼻猴,是婆羅洲紅樹林特有的珍稀動物,雄的長鼻猴的主要特徵是又大又長的鼻子,其用途並不是很清楚,有可能是用來吸引雌性長鼻猴


11. 長鼻猴。

    至於(6)加拉巴哥群島,是新生的火山岩島嶼,物種以各種方式來到這裡,風吹、隨海流漂來、或人帶來的。特殊動物如海鬣蜥,是只有在加拉巴哥群島,才有的鬣蜥科物種,單獨具有在海中覓食的能力。因為要要啃蝕海裡面岩石上的藻類吃,所以演化成尖尖的嘴型。而站在岩石上的難飛鸕鶿,因為此地食物的不虞匱乏,天敵也很少,所以翅膀已經漸漸的退化成不會飛了!


12. 海鬣蜥。

    百年前達爾文乘小獵犬號來此做研究,發現13種鷽來自共同的祖先,因為各島嶼食物的種類不同,而演化成不同形狀的喙。例如:

1.     仙人掌地鷽,具有細長的喙,能吃仙人掌而不易受傷。

2.    大嘴地鷽,具有粗壯厚實的喙,利於咬碎剝食硬殼種子。

3.    鶯鷽,具有尖而細小的喙,有利啄食昆蟲。

達爾文鷽鳥可以說明,因為各島嶼食物種類的不同,所以各島嶼的鷽鳥演化形成不同形狀的喙,來適應不同的環境!

    在進入(7)哥斯大黎加熱帶雨林之前,先看看在鮮豔的赫蕉旁邊的金剛鸚鵡,印度人稱牠為愛情鳥,因牠們終身配對,壽命可達六、七十歲。


13. 金剛鸚鵡,全世界約350種鸚鵡中有17種屬於金剛鸚鵡,長尾及巨喙是其特徵。

進到雨林,聲音與色彩是特色。找找看為宣示地盤,大聲吼叫的吼喉在哪裡?這樹上的三趾樹懶,很少下到地面來。約一星期到樹下來如廁一次。因為很少活動,所以毛上都長了青苔。雨林有時被  

稱為「地球的肺」,和「世界最大藥廠」,因為許多自然藥物或藥物的原材料都在那兒找到。全球所用的藥物中,幾乎一半來自雨林(例如治療瘧疾的奎寧)所以雨林對我們非常重要。

    很快的我們來拜訪台灣的生態系,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物種多樣。以1大甲溪南岸的高美濕地來看,雲林莞草在此具有淨水與固沙的作用,也是許多低棲動物的庇護所。


14. 雲林莞草。

這裡無遮無掩,日照又強,中杓鷸以牠的長腳在濕地上走動,再以長的嘴喙覓食,喙越長就能吃到藏在濕地底下越深的食物。而澤鷸的喙次之,那濱鷸又更次之了。

    至於2蓮華池,我們看到樹木叢生有我們看到殼斗科樹木根部叢生有蓮華池特有的植物─菱形奴草,菱形奴草全世界生長於蓮華池及桃園東眼山,屬於大花草科奴草屬,雌雄同株的一年生的寄生草本植物。一般只寄生在特定的殼斗科植物根部,每年9月初開始萌芽,植株高35公分,1011月為開花期。由於全世界除了魚池鄉蓮華池及桃園縣復興鄉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20041022日發現菱形奴草)以外,其他地方均未發現群落,是國寶級瀕臨絕種的被子(顯花)植物


15. 菱形奴草之雌雄蕊的比較。

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出土期間分四期:
鱗葉期雄花期雌花期結果期
雄花期雄蕊筒脫落露出雌蕊柱頭,雄蕊筒與雌蕊柱頭很是相似,主要是要欺騙螞蟻,不要因為沒有花粉而不去停在柱頭上幫他授粉 。

,樹幹上的台灣獼猴互相在理毛,一方面清除寄生蟲,一方面也表示身分表示社會階級的不同。這裡可以看到石虎,體型與貓差不多的大小,生活在中海拔的生態系中。最近有一則苗栗後龍的新聞,與石虎有關,因為當地要蓋建物,所以必須通過環評。結果環評項目中竟將石虎遺漏,環評也竟然能通過。因此環保人士正在為石虎的棲所請命。下文尚未揭曉。這是人與環境,人與生態關係的一場拔河。

    當我們來到,年雨量20004000毫米的3鞍馬山霧林。一眼就看到站在檜木旁的台灣黑熊,胸前的白色V字形斑紋是亞洲黑熊共有的標誌。碰到熊時,往山下跑為上策。這裡的扁柏與紅檜合稱為檜木,是此生態系的優勢樹種。白面鼯鼠自高處滑翔而下以覓食。此地的囓齒類眾多。因為潮濕終年煙霧裊繞,所以稱它作霧林。在這裡的山椒魚因種類不同,色澤也各異。山椒魚兩棲綱有尾目的動物,雖名稱有魚,實非魚類。因身上有山椒的味道,所以稱之為山椒魚。體長約69公分,在地球存活了3億年,是現存世上少有的活化石之一,牠也是冰河時期的「孓遺物種」。

    來到最後一生態系,4南湖圈谷。日照強烈、因風剪與雪壓效應,使扁柏長得低矮,也使南湖杜鵑葉小而多毛,這些都是適應環境的結果。動物以長鬃山羊作說明,牠終日在崖壁上跳走,一點也不困難。因為牠的腳趾外圍有突出能嵌住石縫,所以能輕快的走峭壁如走平路。

    南湖柳葉菜是南湖圈谷最具代表性草本野花,以木質化的深長主根立足於海拔34003600公尺的岩屑地,以信義熊蜂幫忙授粉,是珍稀的「孓遺植物」。


16. 南湖柳葉菜是南湖圈谷最具代表性的草本野花。

結尾:介紹了生態系及生態影展,讓我引用生態影展中《沼澤的沉思者》 薩提斯庫瑪充滿智慧的話語來做總結,他說:「上帝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我的上帝。」他又說:「和平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平的對待他人,對待自己,也和平的對待自然。因為祈求世界的和平,是每個人的希望,那麼世界的和平則來自善待大自然!」盼望透過芸芸眾生的解說,大家有空時去看看生態影展,這樣能使大家經由瞭解、認識、欣賞進而愛護地球,崇敬尊重大自然。這樣我們必然能留給子孫一方美好的園地!我們人要堅守土地及山林倫理,因為真正的山林是不需要管理的,而真正需要管理的是進入山林的我們。感謝大家的分享!祝福大家!

(我們絕不能輕忽了大地反撲的力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